位置:首页 > 中考

2019江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20-07-20发布者:郝悦皓大小:1.41 MB 下载:0

2019 江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说明:1.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Al:27 Cl:35.5 Fe:56 Zn:65 N:14 O:16 Na:23 Mg: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 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碳 B.硅 C.磷 ) D.碘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古代的墨是由砚台加水研磨而成,而砚台是石墨矿雕刻而成,故主要成分是碳。 【答案】A 2.下列物质常温为固态的是( A.食醋 B.酒精 ) C.小苏打 D.植物油 【考点】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析】在日常生活中,食醋、酒精、植物油为液态,小苏打为固态,故选 C。 【答案】C 3.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 A.甲醛 B.食盐 C.亚硝酸钠 ) D.一氧化碳 【考点】营养与健康 【解析】人体六大营养素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糖类,食盐属于无机 盐,ACD 为人体有害物质,故选 B。 【答案】B 4.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 C.天然气 D.氢气 【考点】化石燃料、新能源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或温室气体而 氢气燃烧后仅生成水、属于新能源。 【答案】D 5.近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 5G 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 D.无机非金属材料 【考点】合成材料的类别 【解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故选 B。 【答案】B 6.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 D.结束时停止加热 【考点】实验室制氧气 【解析】A 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 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A 正确;B 中刚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 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固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 收集,故 B 错;C 中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 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 C 错;D 中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 D 错。 【答案】A 7.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 14 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 212 万 年。碳 14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6,相对原子质量为 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4 D.20 【考点】原子结构及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 A 正确; 【答案】A 8.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 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考点】灭火原理 【解析】森林发生灭火时,砍出隔离带是常用灭火方法,其操作方法是距火势蔓延方向一 段距离提前将一部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阻止火势继续蔓延,其灭火原理是隔离可 燃物。 【答案】C 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点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溶液时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考点】原子结构、溶液定义、物质分类、物质的组成 【解析】A.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如中子,故 A 错;B.溶液的定义为一种或多种物 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 B 正确;C.单质是含一种元素的纯 净物,而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故 C 错误;D.含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种类很 多,不一定是碱,例如 H2O,故 D 错误。 【答案】B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 D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考点】金属与酸反应、催化剂、氧气的性质 【解析】A.稀硫酸的 pH 小于 7,图中起点大于 7,故 A 错;B.铝和锌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得到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稀盐酸,所以当加入稀盐酸质量相同且当两种金属都没 反应完成时得到的氢气质量应相同,故 B 错;C.催化剂只能起到改变反应速率的作用,并 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 C 错;D.因氧气过量,可将镁耗尽,氧气会有剩余,且产生的 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的质量加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故 D 正确。 【答案】D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先在 A、B、C 中选择一 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 D 处补充一个符合题 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 2 分,填充 1 分)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汽油挥发 ) C.钢铁生锈 D. 【考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解析】A 中玻璃破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能选 A;B 中汽油挥发改变的是分子间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过程,故不能选 B;C 中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C。 【答案】C。 D 食物腐败(蜡烛燃烧、苹果腐烂答案合理即可) 12.含-1 价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氯化物。下列属于氯化物的是( A.KCl B.Cl2 C.KClO3 ) D. 【考点】化合价和物质的分类 【解析】A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又含有氯元素,故选 A;B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0 价, 不符合题意;C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5 价,不符合题意。 【答案】A。 DNaCl 、CaCl2(等合理即可) 1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LSD(化学式为 C20H25N3O)是一种俗称为“邮票”的新型毒品, 毒性极强。下列关于 C20H25N3O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考点】化学式相关计算 【解析】A 中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相对分子质量在几千到几万、几百万不等的化合物,此 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故不能选 A;B 中该物质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故选 B;C 中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 1,不为 g,不能选 C;D 中根据计算可知: 1×25:16×1=25:16。 【答案】B。 D 25:16 14.近日央视报道: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合成甲醇的新工艺,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共有 4 种分子 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考点】微观示意图 【解析】A 中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分子,故 A 不正确;B 中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 变化,故 B 正确;C 中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分子数目由 5 个变为 4 个,故 C 不正确; D 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2 或者 2:1 均可。 【答案】B。 D 1:2 或者 2:1 均可 15.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试验方法或所加试剂 A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硫酸亚铁中含有的硫酸铜 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C 鉴别羊毛与涤纶 取样,分别灼烧并闻气味 D 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鉴别 【解析】A 中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通入氧化铜后会消耗掉一氧化碳,未除去杂质且 主要物质还被消耗,故不选 A;B 中除去硫酸亚铁的硫酸铜,加入锌粉会引入新的杂质硫 酸锌,不能达到目的,故不能选 B;C 中鉴别羊毛(天然纤维)和涤纶(合成纤维),灼 烧后,羊毛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而涤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残渣有颗粒感, 故选 C;D 中取样后硝酸铵和硝酸镁中分别加入硫酸,硝酸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硝酸钠和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可以鉴别。 【答案】C。 D 取样,分别加入硫酸溶液,现象观察(或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7 页,此文档共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