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真题题库

2020-07-17发布者:郝悦皓大小:193.50 KB 下载:0

2018年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真题题库 第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 A.历代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性、革命性的世界观 D.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是:( B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统一的问题 D.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3.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C ) A.上帝创世说 B.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C.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世界是不可 知的 4.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C ) A.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 B.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 义、历史唯物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D.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 5.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是:( D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哲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康德的经验论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它的创立意味着:( D ) A× A.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B.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合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7.我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D ) A.不可知论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A) A.没有达到一般和个别的辩证统一 B.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C.带有较大的猜测性和直 观性 D.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 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C) A.天文学和数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 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D.机械力学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哲学史上革命性的变革,主要在于马克思确立了:(B) A.科学的物质观 B.科学的实践观 C.科学的认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ABCD )BCD A.正确处理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问题 B.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2.下列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CD ) A.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派生的 B.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C.“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是先有理”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 B.主观唯心主 3.下列选项中关于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D ) BCD A.哲学就是世界观 B.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还比较朴素的,也就是说自发的、未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 C.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形成某种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因而 也就具备了哲学思维的实际基础 D.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4.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ACB)ACD A.世界是静止不动的,还是运动变化的 B.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还是没有同一性 C. 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ABCD) A.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 B.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在自然和社会压史领域郡彻底贯穿了唯物主义的原则 6.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有:(ABD) A.数学来源于人的头脑自由的创造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世界统一于存在D.心 外无物 7.下列关系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 A BCD) A.天人关系 B.形神关系 C.理气关系 D.知行关系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BCD)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C.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9.以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BCD ) A.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一切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终极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 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10.“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ABD) A.哲学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B.哲学依存于时代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完全符合 时代的要求,能正确反映时代D.哲学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本质特征的 概括 三、判断题 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X) 2.哲学就是世界观。(X) 3.19世纪 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 4.感觉是存在的反映。(√) 5.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标志。(√ ) 第二部分 物质和意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B ) A.看得见摸得着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普遍存在着 D.具体存在着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B )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物质和意识的统 一 3.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C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4.哲学上的“一元论”指的是:(C) A.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B.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哲学学说 c.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 D.世界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哲学学说 5.人工智能的出现在哲学上的意义是:(B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说明了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C.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D.彻底推翻了以往人们对意识的理解 6.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D ) A.概念、判断、推理 B.实践、认识、实践 C.客体、主体、客体 D.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7.“静者,动之静也。”这个说法:(A) A.承认静止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运动是不存在的 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 (C ) A.诡辩论 B.经验论 C.合乎逻辑的 D.形而上学 9.“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是( C )的观 点。 A.主观唯心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0.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型”,这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 唯物主义 的观点 C.机械 唯物主义 的观点 D.朴素 唯物主义 的观点 二、多项 选择题 1.我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说法:(BD) A.十分荒谬,没有什么意义 B.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包含有合理的因素 C.是唯心主义观点 D.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流于简单化. 2.列宁物质定义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为:(ABCD ) BCD 三条重要意义 A.它坚持了唯物论与真理观的统一 B.它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它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表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BD) A.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静止和运动不同时存在于一个物质之中 D.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4.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C.意识活动能和 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意识活动能够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5.造成意识主观性差异的是:(ABCD) ABC A.人的立场和世界观的差异 B.人的先天素质和实践经验的差异 C.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异 D.意识的对象的差异(客观性差异?) 6.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 A.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不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B.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做定量分析; 也只有肯定和承认物质的绝对运动,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 C.绝对运动是具体物质形态产生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物质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二者的统 一,说明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丰富多彩 D.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符合物质运动的绝对 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7.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表现在:( ACD ) CD A.前者是后者的根据,后者是前者的条件? B.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成就的概括 D.前者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世界 观和方法论 8.正确引导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 CD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人为自然立法? 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D.自然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9.非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的区别在于:( AD ) A.生命物质通过新陈代谢维持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B.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具有选择性和主 动性 C.生命物质的反应是机械的、没有选择性的 D.非生命物质在受到作用时,会改 变自身的形态或转化为他物 三、判断题 1.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 2.物质就是具体的实物。(× ) 3.由于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中,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 所以说人的主观能动性没那么重要,可以忽视。(×) 4.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可以直接引起物质世界的变化。(×) 5.世界上既有物质现象又有意识现象,因此世界的本质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 第三部分 物质观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同一的观点和斗争的观点 B.全面的观点和重点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2.被称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规律是:(B) A.系统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3.我国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曾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这是:(B)C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 4.“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中蕴涵的哲理是:( D ) A.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无量的积累,也能实现质变 D.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5.度是指:(C) A.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 B.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D.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C) A.事物由弱到强,由无序到有序的变化 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事物新陈代谢,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和变化 D.事物由小到大,积少成多的变化 7.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说法的哲学依据是: (B) A.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是不可分割的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定的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 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8.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过程说明了:( D ) A.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C.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9.原因和结果这一对范畴是:(D) A.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B.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 C.揭示客观事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D.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的事物前后相续、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10.下列现象属于必然性的是:(D) A.豆荚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经确定,不多不少 B.新闻报道中的毛孩 C.现代社会中的物物交换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二、多项选择题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因在于:(ABC) A.它深刻地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留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此文档共1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