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生物 > 生物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5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生物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5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生物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5

试卷预览

  • 9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2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3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B.花粉粒发育成的植株是单倍体

    C.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雄蜂是单倍体

    D.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4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5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B.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种子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D.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因为该过程并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6某些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时期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缺失

    B.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C.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增加

    D.染色体片段缺失、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8下列情况中,没有染色体变异过程发生的是

    A.第5号染色体的短臂缺失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相交换染色体片段

    C.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D.用花药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9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利用“工程菌”生产人胰岛素

    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

    C.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

    D.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第Ⅲ号染色体上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00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形成

    C.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D.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10/12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