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选修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2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选修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2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选修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2

试卷预览

  • 31就美苏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结论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  )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C.世界一直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D.东欧剧变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21990年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六条”中苏共的领导地位时,没有遭到广大人民和大多数党员的反对;1991年在全联邦围内取消共产党时,也没有工人、 党员自发地集中起来保卫自己的党组织。这从一个侧面深刻地说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政治路线错误,社会思想极度混乱

    B.苏共特权滋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C.苏共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支持

    D.管理体制僵化,漠视民众切身利益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3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红旗取代了三色旗。74年后,这一幕又重演了一次。有所不同的是,带有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旗徐徐下降,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冉冉升上克里姆林宫。这反映了俄国人民(  )

    A.对十月革命的彻底否定

    B.追求民主政治与民生幸福

    C.对传统政治体制的认同

    D.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制度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4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我们坚持的另一个信念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建立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联盟和多边机构能成倍地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它反映出

    A.美国谋求与中、俄、日等建立联盟和多边机构,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

    B.美国坚持意识形态划分世界

    C.美国操纵联合国以谋求霸权

    D.美国放弃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5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

    C.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D.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6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B.宣布实行多党制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D.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7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

    D.欧美均衡的世界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8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中收集的史料。这些史料最能说明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B.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C.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9康拉德·阿登纳(如图):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表明欧洲初步走向联合的动因之一是

    A.联合美国对苏联和东欧实行冷战

    B.在两极格局中寻求欧洲的生存和发展

    C.加强经济联合,促进经济发展

    D.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0学习了《历史必修1》后,请你指出下列历史命题中,不是历史规律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C.二十世纪末苏东剧变正说明中国的古代谚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D.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价值观多样化也是不可遏制的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4/11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