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53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53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53

试卷预览

  • 51将氯气溶于草木灰的浸出液所得溶液比氯水的漂白能力更强,而且无逸出氯气的有害作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但强于次氯酸

    B.氯气通入草木灰的溶液中发生反应2K2CO3+Cl2+H2O=2KHCO3+KCl+KClO

    C.氯气通入草木灰的溶液中发生反应K2CO3+Cl2+H2O=KHCO3+KCl+HClO

    D.草木灰溶液本身不具有漂白作用,但具有去污作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2用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①Na 2SO 3②KI ③AlCl 3④FeCl 2⑤AgNO 3 ⑥稀盐 酸后,发现部分药品变质,它们是(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⑥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3气体X可能含有Cl 2、HBr、CO 2中的一种或几种,若将X通入AgNO 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不见沉淀生成,有关气体X正确说法是(   )

    A.一定含HBr,可能含Cl2和CO2

    B.一定含HBr,一定不含Cl2和CO2

    C.一定含Cl2,CO2,可能含HBr

    D.可能含CO2,一定不含Cl2,一定含HBr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FeCl 3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 2 FeCl 3 + Cu = 2FeCl 2 + CuCl 2    向盛有FeCl 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有 Cu无Fe

    B.有Fe无Cu

    C.Fe、Cu都有

    D.Fe、Cu都无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5下列物质中,属于通常所说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塑料

    B.陶瓷

    C.铝合金

    D.天然橡胶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6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mol/L。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 3晶体,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 3晶体,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丙>甲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7下列有关化工生产和物质的性质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

    B.工业上金属Na、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C.食盐、Br2、Mg(OH)2都可以从海水中提取

    D.氯气、漂白粉、明矾都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8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B.磷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得蓝绿色溶液。

    D.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9关于次氯酸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

    B.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C.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D.是一种比碳酸酸性强的酸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O2可作漂白剂和供氧剂,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工业上用次氯酸制漂白粉,保存漂白粉的塑料袋要密封

    C.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是因为生成的次氯酸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溴化银用于人工降雨,单质碘加入食盐中用于制加碘盐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6/12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