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45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45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45

试卷预览

  • 61“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2不能直接使用观察法得出结论是(  )

    A.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

    B.氯气有强烈的刺激性

    C.氯气有毒

    D.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3下列无水氯化物中不能用氯气和该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

    A.AlCl3

    B.CuCl2

    C.FeCl2

    D.HCl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4下列关于反应原理及对应说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BaCO3与所有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为BaCO3+2H+=Ba2++H2O+CO2↑

    B.工业上用于刻蚀铜制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是Fe3++Cu=Cu2++Fe2+

    C.SiO2+CSi+CO2↑是工业制取粗硅的反应

    D.由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可知,向新制氯水中通入SO2,溶液的pH会减小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5Cl2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

    B.根据该反应可判断还原性:S2O32->Cl-

    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lmolSO42-,可脱去2molCl2

    D.SO2与氯气的漂白原理相同,所以也可以用SO2做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6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  ) ①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②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④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⑤及时用毛巾包裹活性炭捂住口鼻;⑥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7向NaBr、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l2,然后将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

    A.KCl

    B.NaCl和KCl

    C.NaCl和KBr

    D.NaCl、KCl和I2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8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腌制熟食品时,添加少量亚硝酸钠,是为了使其昧道更加美味可口

    B.在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

    C.卫生部公告2011年5月1日起全面叫停面粉增白剂,由此可知:应当严格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D.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可能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物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9常温常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满X和Y两种气体,打开开关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相通,最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编号①②③④气体XHINH3 H2 NO气体YCl2 HClCl2 O2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70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腐剂

    C.自来水厂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因此氯气无毒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7/11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