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5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现代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5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现代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5

试卷预览

  • 21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法国有许多画家开始拒绝学院派绘画的传统样式,转而表现自然世界中多姿多彩的跳动的光,通过户外写生,描绘普通人的日常活动。如右图是贝尔特·莫里索的作品《扑蝶》。该作品的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2绘画艺术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这一画风的典型代表是

    A.达·芬奇

    B.拉斐尔

    C.莫奈

    D.毕加索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3人们评论一个艺术流派:“(他们)拥抱现实生活——但是以不同的方式。别具一格的是,他们对色彩、光线和光学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下列画家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德拉克洛瓦

    B.凡·高

    C.列宾

    D.毕加索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4右图是毕加索于1937年4月创作的名画《格尔尼卡》。该作品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和风格,描绘了当时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居民的悲惨生活。当年毕加索创作该作品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A.开创一种全新的创作风格

    B.揭露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C.揭露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

    D.体现各国各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5有一幅画把事物从日常的伦理中分离出来,创造了一种恍如梦境的画面:本来喧闹非凡的广场上空无一人,广场的醒目位置横卧着一个石膏人,标志着新技术的大钟与火车,却与久远的古典建筑物连在一起。该画的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6下边的艺术作品中,从创作风格看,最早受到近代科技成就影响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

    B.《老人与海》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7老子《道德经·道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然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理念。下列文化现象,体现了这一理念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8“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里描述的画派是

    A.浪漫主义

    B.印象主义

    C.写实主义

    D.现代主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9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它切合美国民众何种心理诉求

    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

    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

    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

    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0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你认为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A.民主主义情感

    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民族主义情怀

    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3/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