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42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42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60分钟

试卷介绍

试卷预览

  • 91《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合唱中有句歌词:“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赴后继杀虎 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关于“途中”“迷雾”产生的原因是: ①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②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转移  ③转移途中损失惨重          ④日本帝国主义对红军的围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2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的转变, 体现这一转变的历史文献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持久战》

    C.《国共合作宣言》

    D.《井冈山的斗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 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

    A.太平天国起义军从广西打到南京

    B.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4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 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 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5“张学良虽痛感‘国难、家仇集一身’,但不得不表示‘现在我们即已听命于中央,所有军事、外交均系全国整个的问题,我们只应速报中央,听候指示’,‘一切听从中央办理’”。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导致

    A.日本迅速侵占东北地区

    B.张学良很快失去了军权

    C.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D.蒋介石“围剿”工农红军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6毛泽东作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词中提到“暴动”,其矛头是指向谁的?

    A.国民政府

    B.北洋军阀集团

    C.日本帝国主义

    D.南京临时政府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7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次大迁移”是指 

    A.北伐军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B.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C.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D.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8史沫特莱曾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土地革命的两大主流汇合了,这次会见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个“事件”是(    )

    A.国共第一次合作

    B.宁汉合流

    C.井冈山会师

    D.国共第二次合作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9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大会是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00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10/11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