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近代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60分钟

试卷介绍

试卷预览

  • 21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⑴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⑵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的吗?’⑶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应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   )

    A.对古代制度的彻底否定

    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

    C.不相信存在过去的事物

    D.对事物持怀疑、质疑的态度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2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一文,他认为“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穷者”。下列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

    B.完全排斥西方文明

    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D.全面继承洋务思想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31923年,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为了达到“全人格的觉醒”,中国当时掀起

    A.新文化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

    D.国共第一次合作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4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C.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D.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5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6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7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8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

    A.主张个人利益至上

    B.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念

    C.肯定经世致用思想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92011年7月杨恒均著的新书《黑眼睛看世界:一个民主小贩眼里的世界》中写到“在90年前新文化运动的传承下,今天的知识分子能对先贤的理论补充些什么?能对当下的民众启蒙些什么?毕竟在光明中拉开灯不算什么本事,在一片黑暗中找到火烛以达黎明,才是伟大之处。”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主张维新变法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0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与成果之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康有为一《孔子改制考》

    B.陈独秀一《文学改良刍议》

    C.李大钊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毛泽东一《井冈山的斗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3/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