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后,2008年,中石化出资收购加拿大TYK公司,中钢对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成功进行收购,2010吉利收购英国福特公司的沃尔沃品牌。上述现象表明①我国鼓励和支持外资经济的发展②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③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④我国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发布时间:2021-04-1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此事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这一事件表明①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③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④我们必须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到今年6月底前总计将采购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该政策大大增加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压力,使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量化宽松计划对全球的影响表明①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③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世界排名第二,出口总额世界第一。2009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出口贸易下降32%,我国下降21. 8%,我国占全球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 2%提高到9.4%。这说明①外贸的发展使我国充分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②在经济全球化中我国经济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③外贸长期顺差损害了我国自力更生和国际收支平衡能力④我国稳定和恢复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复苏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在世界贸易和各国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表明跨国公司
A.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B.消除了社会制度的界限
C.发达国家难以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D.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最好形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C.经济全球化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
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08年10月,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召开。亚欧会议45个成员领导人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了《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向全球展示了亚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亚欧能携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亚欧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B.经济全球化下面临着共同风险与利益
C.中国能够主导亚欧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10年1月1日,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这一自由贸易区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额。贸易区的启动①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②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③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④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漫画《差距》反映了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
A.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B.经济发展不稳定,安全威胁增大
C.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
D.为各国经济合作打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国内某汽车公司以2亿美元从国外收购了3个整车平台、2款发动机和2款变速箱的知识产权,而在国内仅开发一个整车平台就需要5年左右时间和6至8亿元人民币,这被誉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路径的创新。上述材料反映了
A.跨国并购是企业走向世界的根本途径
B.经济全球化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我国对外开放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D.跨国企业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2011年9月13日,意大利政府正在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购买“相当大数量”的意大利国债并对意大利展开大规模投资以帮助意大利早日走出金融危机。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正遭受巨大的威胁,截止2011年3月末,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外汇储备的巨大威胁来自于欧元的不断贬值②意大利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发行国债③意大利政府希望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应对金融危机④若中国向意大利购买国债,这是资本全球化的表现
A.①③
B.②④
C.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