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资格类其它 > 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14年司法考试《卷一》考试真题

张林遗嘱中载明:我去世后,家中三间平房归我妻王珍所有,如我妻今后嫁人,则归我侄子张超所有。张林去世后王珍再婚,张超诉至法院主张平房所有权。法院审理后认为,婚姻自由是宪法基本权利,该遗嘱所附条件侵犯了王珍的婚姻自由,违反《婚姻法》规定,因此无效,判决张超败诉。对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发布时间:2024-07-05

A.婚姻自由作为基本权利,其行使不受任何法律限制

B.本案反映了遗嘱自由与婚姻自由之间的冲突

C.法官运用了合宪性解释方法

D.张林遗嘱处分的是其财产权利而非其妻的婚姻自由权利

试卷相关题目

  • 1原告与被告系亲兄弟,父母退休后与被告共同居住并由其赡养。父亲去世时被告独自料理后事,未通知原告参加。原告以被告侵犯其悼念权为由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按照我国民间习惯,原告有权对死者进行悼念,但现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该诉讼请求于法无据,判决原告败诉。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本案中的被告侵犯了原告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B.习惯在我国是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C.法院之所以未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理由在于被告侵犯的权利并非法定权利

    D.在本案中法官对判决进行了法律证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尹老汉因女儿很少前来看望,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女儿每周前来看望1次。法院认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而且,关爱老人也是中华传统美德。法院遂判决被告每月看望老人1次。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被告看望老人次数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自由裁量

    B.《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中没有规定法律后果

    C.法院判决所依据的法条中规定了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D.法院判决主要是依据道德作出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B.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C.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

    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法律格言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

    B.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

    C.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关于党的领导的理念,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

    A.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B.我国法治事业,从总体部署到决策的具体实施,都是在党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

    C.只要抓住立法环节,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上升为法律,就能全面实现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

    D.党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不矛盾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开设赌场’”。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属于法定解释

    B.对刑法条文做了扩大解释

    C.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D.运用了历史解释方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关于法与人权的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人权不能同时作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而存在

    B.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理性的产物

    C.人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

    D.人权被法律化的程度会受到一国民族传统、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秦律明确规定了司法官渎职犯罪的内容。关于秦朝司法官渎职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故意使罪犯未受到惩罚,属于“纵囚”

    B.对已经发生的犯罪,由于过失未能揭发、检举,属于“见知不举”

    C.对犯罪行为由于过失而轻判者,属于“失刑”

    D.对犯罪行为故意重判者,属于“不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唐律、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关于唐代类推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类推是适用法律的一般形式,有明文规定也可“比附援引”

    B.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重于同类案件

    C.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轻于同类案件

    D.唐代类推原则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情实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绞监候或斩监候

    B.缓决指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能确定者,可继续调查,待危害性确定后进行判决

    C.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

    D.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被害人有亲老丁单情形,奏请皇帝裁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