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下列成语违背矛盾普遍性的是( )
A.按图索骥
B.头痛医头
C.讳疾忌医
D.管中窥豹
试卷相关题目
- 1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意见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把科技伦理要求贯穿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全过程,推动科技向善,确保科技活动风险可控,科技成果造福于民。由此可见( )①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②要促成矛盾双方向事物发展的有利方向转化③强化底线思维需要把握好事物质的规定性④科技成果的价值取决于主体自身利益的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截至2022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25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5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推出2000多项改革方案。聚焦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理顺许多堵点难点,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取得历史性进展。这一系列重大改革(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③是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根本变革的必然要求④有利于消除社会基本矛盾,推进改革开放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通”,是2022“一带一路”年度汉字。“通”者,达也。“通”,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核,意在传承“丝路精神”。“一带一路”倡议重在落实“五通”,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材料体现了( )
A.社会生活物质层面是社会意识内容的主观来源
B.超前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才是先进的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D.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就会发挥助推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显示,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不同年级段。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当前我国重视劳动教育是基于( )
A.劳动伴随人类社会一起产生
B.劳动创造价值,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C.只要劳动就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D.劳动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苏东坡《晁错论》中有这样段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忍至于不可教。”下列诗句与苏东坡的名言所蕴含哲理相符合的是( )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是种有目的的放下,顺境淡然,逆境泰然的活法;也有人认为“佛系”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内心深处缺少了前进的目标与动力,以“自我矮化”的方式来舒解压力,拉低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以此来实现对现实的某种软抵抗。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对“佛系生活”有不同看法是因为( )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一些困难。但此次疫情只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遭遇的一次暂时性风浪,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因此改变,我国经济有足够韧性和回旋余地化解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我国的生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D.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有这样一段语录,“说哲学家中的最优秀者对于世人无用,这话是对的:但是同时也要说清楚,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柏拉图的这段语录告诉我们( )
A.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社会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C.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该观点( )①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肯定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具有促进作用③否认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④否认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②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③认识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考前预测试题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考前押密试题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试卷一)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试 卷 一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10年司法考试卷一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预测试题(卷一)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题(四)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题(二)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题(三)
类别:资格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