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抑制物价上涨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古语“事不避难”。语出《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根据全文意思,“事不避难”最能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普遍的
B.客观条件的制约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C.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
D.正确的意思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试卷相关题目
- 1近年来,地震的频繁发生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现在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B.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但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未来的事物将来才出现,人们根本不可能作出准确的预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对于自己拥有的珍贵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这说明①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的 ②只有摆脱自身感性经验的限制,才能真正认识事物 ③只有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④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规划组制定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体现了①人的自觉能动性 ②认识具有计划性 ③认识具有目的性 ④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创造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规划组先后10余次组织编制人员深入灾区开展实地调研和考察评估工作,听取灾区干部群众对恢复重建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A.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
C.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D.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有意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规划组按照会议提出的意见对规划作进一步修改后对外公布,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这体现了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
D.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一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8年司法考试复习强化训练题(二)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8年司法考试复习强化训练题(三)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8年司法考试复习强化训练题(一)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8年司法考试卷四川卷一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8三校名师国家司考全真模拟试卷(二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8三校名师国家司考全真模拟试卷(三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8三校名师国家司考全真模拟试卷(一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
类别:资格类其它司法司法卷一(综合知识)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拟试题试卷
类别:资格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