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学历类其它 >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邢台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

发布时间:2024-07-03

A.三省六部名存实亡

B.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C.君主专制走向没落

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试卷相关题目

  • 1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也希得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

    A.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B.科举中贪腐现象严重

    C.科举重经世策论之才

    D.门第观念依然较浓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盐商妇》有如下描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材料中白居易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

    B.盐铁尚书执行政策不力

    C.州县的盐利比中央政府少

    D.州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A.霾是灾难的象征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自然规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

    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榜下捉婿”是宋代的一种婚姻文化,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这种现象的出现

    A.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B.说明富绅渴望跨入上层社会

    C.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D.反映了社会阶级结构的调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朱熹在《白鹿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C.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D.为学的目标是写出华丽的词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南宋理宗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南宋理宗嘉奖朱熹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文化,繁荣学术

    B.统一思想,维护统治

    C.奖励学术,端正官风

    D.怀念先贤,光大懦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书籍出版业的管理受到政府的重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三公”的权力发生变化

    B.权力逐步集中于君主

    C.大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皇帝起用近臣担任宰相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