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学历类其它 >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发布时间:2024-07-03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挑战教会权威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否定信仰上帝

试卷相关题目

  • 1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

    A.政府中的贪官

    B.反对变法的人

    C.拥护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限制高利贷盘剥

    D.减轻农民负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商鞅变法过程中,守旧贵族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对太子不好动刑,就严惩了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的旧贵族,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狠狠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

    B.商鞅敢于同守旧势力进行斗争

    C.商鞅变法中奉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D.改革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年—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漫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

    A.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D.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C.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 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戊戌 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维新派(    )

    A.施政纲领得到皇帝的支持

    B.得到清军的支持

    C.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