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5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不能作证这一观点的是

发布时间:2021-07-21

A.完善科举程序

B.创立行省制度

C.强化文人政治

D.世俗文学兴起

试卷相关题目

  • 1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上(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B.协调参加政事削弱相权

    C.挑选地方士兵组建军禁军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据欧阳修《新唐书·宗室列传赞》记载:“然建侯、置守,如质文递救,亦不可一概责也。救土崩之难,莫如建诸侯;削尾大之势,莫如置守宰……故王者视所救为之,勿及于敝则善矣。”这段话反映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君王应注意“封建”与“郡县”相互平衡

    B.郡国并行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郡县单轨比封建郡县双轨一体更有优越性

    D.汉以来皇帝制度一直都有封建制相伴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

    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

    D.加强中央集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现代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其选择的理由应该包括 ①偃武修文,文明昌盛               ②君弱臣强,政治开明 ③科举完善,教育普及               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古代中国自秦以来形成了三个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参”——决策军国大事;由“三公”或地位相当于“三公”的大臣主持的“集议”——通过并执行议案;“谏议”——谏臣要拿出提案供皇帝和中央决策时参考。“朝参”“集议”和“谏议”的作用发挥最好的时期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表是根据赵翼《廿二史札记》整理而成,此表反映的现象是(  )姓名官职出身萧何相国县吏陈平丞相游士周勃太尉吹鼓手樊哙左丞相狗屠灌婴太尉布贩

    A.西周:“封建亲戚”

    B.秦朝:“独尊儒术”

    C.西汉:“布衣将相”

    D.隋唐:“金榜题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萧何沛主吏椽,曹参狱椽”属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要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  )

    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B.市民阶层掌握了国家政权

    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