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0

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

发布时间:2021-07-21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

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

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

试卷相关题目

  • 1“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封国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

    B.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C.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D.地方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贞观政要》载:“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时有上言者曰:‘甑生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太宗曰:‘虽是藩邸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材料表明

    A.唐朝君主权力明显加强

    B.太宗注重维护司法公正

    C.唐朝政权内部斗争激烈

    D.太宗坚持法家思想治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灭亡的重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士,位居庶民之上,后来,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其缘起是

    A.秦国实行军功制

    B.科举制度兴起

    C.实行察举制选官

    D.程朱理学兴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元人虞集《道园学古录》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这表明

    A.行省独立于中书省管辖之外

    B.行省与中书省具有平等关系

    C.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

    D.行省和中书省没有隶属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实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枢密使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

    B.枢密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