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叙述正确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表明了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C.艾弗里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R型菌全部转化成S型菌
D.赫尔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来侵染细菌,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测不到放射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如下图所示,用同位素 32P、 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应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A.31P、32P和32S
B.31P、32P和35S
C.31P、32P和32S、35S
D.32P和32S、35S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PCR是
A.一种DNA体外扩增技术
B.细胞分离技术
C.一种电泳技术
D.细胞工程技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RNA的功能
A.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D.作为基因表达的特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右图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若1个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某个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S,可能有35S
D.只有32P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DNA分子,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DNA分子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对三次过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过滤后,核物质存在于滤出的固体中
B.第二次过滤后,使用多层纱布,DNA存在于纱布上的黏稠物中
C.第三次过滤后,DNA存在于滤液中,可进一步除去非DNA物质
D.上述B.C均正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右面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为弄清楚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而进行的实验图解,该实验的结论是
A.S型活细菌含有多糖、脂质、蛋白质、RNA.DNA等物质
B.有DNA存在的肺炎双球菌就能使小白鼠致死
C.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
D.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才能行使其遗传功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R型转化为S型)实验中,R型菌和S型菌的数量变化曲线依次为
A.①②
B.③②
C.①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