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生物 > 微生物的利用—其他2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发布时间:2021-09-01

A.对于酵母菌而言,线粒体不是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

B.在T1之前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C.在T1~T2时段,进行无氧呼吸是酵母菌单位时间内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D.在T1之前和T1之后,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既有[H]的产生,也有[H]的消耗

试卷相关题目

  • 11957年,日本人率先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谷氨酸获得成功,人类从此开始了发酵工程的产业化。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中常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有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当培养液中的碳源和氮源的比例由3:1调整为4:1的时候,谷氨酸的合成量会下降

    B.谷氨酸在微生物细胞内大量积累的时期是稳定期,谷氨酸应属于它的次级代谢产物

    C.谷氨酸在人体细胞内的最终代谢产物要通过外排的方式进入血液,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人体内可由谷氨酸生成赖氨酸,但该过程只能改变氨基酸的种类,不能增加氨基酸的数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在发酵工程中利用该种微生物来生产大量氨基酸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酶①浓度

    B.在高温高压下发酵

    C.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

    D.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微生物通过对代谢的调节能够最经济地利用营养物质,做到“既不缺乏也不剩余”。以下关于微生物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谓“既不缺乏也不剩余”是通过酶合成的调节,不包括酶活性的调节

    B.连续培养的最大优点是有利于微生物尽快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中

    C.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调节物质出入细胞从而影响代谢是酶活性调节的应用

    D.酶合成的调节是调节诱导酶的合成,酶活性的调节是调节组成酶的活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图为某细菌在培养过程中同一时期进行的相关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曲线代表变化趋势。  

    A.此时细菌处于生长曲线中的对数期

    B.精氨酸可能是A酶催化反应的产物

    C.控制A酶合成的基因位于质粒上

    D.该细菌的同化类型属于异养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某种微生物在甲环境中体内含有a、b、c、d等酶、在乙环境中含有a、b、c、e等酶,假若该微生物在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均能生长良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处不同的环境使微生物细胞内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合成的酶的种类出现差异

    B.酶d、e的产生,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C.d、e是诱导酶,它们的合成与甲、乙环境中存在的诱导物有关

    D.a、b、c是该微生物一直存在的酶,所以是组成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氮微生物是以氮气为氮源,不需要添加化合态的氮,同时以CO2为碳源的自养生物

    B.分离单细胞蛋白时,通常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

    C.在测定大肠杆菌群体生长规律时,应注意随时调整PH

    D.将大肠杆菌从只用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上转移到只用葡萄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上,其细胞内分解乳糖的有关酶的合成就会停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生长时期,其中适于作为生产用菌种的时期是

    A.a

    B.b

    C.c

    D.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

    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