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生物 > 生物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1

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发布时间:2021-08-30

A.细胞

B.个体

C.种群

D.群落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个种群中,控制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变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将纯种非糯性抗病和纯种糯性不抗病的水稻杂交,得到F1,然后让F1连续自交,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B.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D.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环境对生物的定向选择过程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研究发现:大熊猫有染色体21对,基因组仍然具备很高的杂合率,由于基因T1R1“失活”,大熊猫无法感觉到肉的鲜味,所以只喜欢吃竹子,但大熊猫本身没有能够消化竹子纤维的基因,消化竹子纤维则主要靠胃肠道细菌群。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熊猫依赖寄生于肠道中细菌群消化纤维素

    B.大熊猫基因组的测序范围是21条染色体的DNA分子

    C.大熊猫基因组仍具很高的杂合率,说明大熊猫群体内部具有遗传多样性

    D.大熊猫的基因T1R1“失活”,导致大熊猫味觉传入神经功能丧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一个种群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24%,72%

    B.360%,64%

    C.57%,43%

    D.60%,4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B.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D.生物进化的过程,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频率是多少?(按A

    A.Aa、aa顺序排列答案)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38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他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能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①基因突变 ②染色体变异 ③自然选择 ④隔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