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选修部分—探索历史的奥秘41

2010年贺岁大片《十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 最有力的证据是

发布时间:2021-08-23

A.导演的创作手记

B.历史学家的访谈

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

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

试卷相关题目

  • 1图3是14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对此画的评论较为合理的是图3

    A.是反映14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

    B.是反映当时欧洲人中国观的一手史料

    C.是反映当时欧洲城市景观的一手史料

    D.就史料意义而言,无任何可利用价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方法与评价结论,较为符合该政策实际的一项是

    A.基本否定,主要分析政策的目的“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极其错误的

    B.基本肯定,主要着眼政策的作用集中全国力量保障军事胜利,保卫了革命果实

    C.喜忧参半,主要进行辩证的评价该政策本身就带有促进与阻碍的双重效果

    D.先好后坏,主要使用发展的观点该政策初期适应战争需要后期造成严重后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下列为古钱币的拓片,就你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甄别其真伪。哪一枚不是赝币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 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

    A.涉外机构

    B.军队建设

    C.文化教育

    D.政治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

    B.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抗日战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这一评价运用的历史观是  

    A.全球史观

    B.社会史观

    C.革命史观

    D.近代化史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②生产力发展水平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④阶级立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取借史家研究成果之理论,以观测当前轻情状,推断未来发展趋势,并未预言某事将会发生之意。”王尔敏此话意在表明:  

    A.论从史出

    B.鉴往知来

    C.以古鉴今

    D.史由证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史书有不同的体裁: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你在学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要想了解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平事迹,最好参考上述哪一体裁的史书

    A.纪事本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典章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