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特点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有关知识,以下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欧洲联盟、区域合作、一超多强
B.单极世界、特种战争、欧元问世
C.柏林墙、欧共体、新思维
D.独联体、不结盟、情报局
试卷相关题目
- 1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休止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A.经济区域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D.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形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有可能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990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在热烈欢呼声中重新获得统一。而当时德国能完成统一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国际背景,这个背景是
A.美苏冷战已经结束
B.欧共体已发展为欧洲联盟
C.世界各国声援德国
D.苏联等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严冬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
A.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A.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的广泛传播
B.苏联和东欧的经济陷入困境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某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提到“一超多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等关键词。他们的研究课题应是
A.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两极格局的瓦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材料表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世界很多权力中心已经成为超级大国
D.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世界政治格局
A.宗教矛盾成为主导
B.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单边主义影响突出
D.多极世界成为现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在他看来,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A.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
C.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
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杜鲁门曾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这说明
A.美国愿意与日本结成伙伴关系
B.两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经济依赖性强
C.美日关系体现了平等与互相尊重
D.多极化趋势下,美日关系的新变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