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301

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发布时间:2021-08-20

A.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

B.确立了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探索一条与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试卷相关题目

  • 1“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不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D.遭遇了西方的经济封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

    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

    B.近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

    C.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

    D.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领导人的果断决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毛泽东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具体体现在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C.开展“银元”之战

    D.合理调整工商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刘少奇在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都以经济建设为党的主要任务

    C.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D.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事件兼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反五反运动

    C.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