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21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布时间:2021-08-20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试卷相关题目

  • 1“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1950年的土地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正确的理解是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②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③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表达了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978年底,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工商经济体制改革

    D.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指出:“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意愿逐步建立经济组织。”此通知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基层民主的加强和扩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褚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这幅对联本质上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和美国也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对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或干预

    B.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强调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C.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体现了国家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必须依据时代和国情的需要

    D.美国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说明其民主政治使其政府决策出现多变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实行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国庆35周年的彩车游行队伍中,有一辆彩车上树立了“联产承包好”,当时,“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

    A.城镇生产管理体制

    B.农村基本经营管理体制

    C.农民自发的生产方式

    D.经济特区的生产方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1978年中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哪里开始

    A.沿海

    B.工业

    C.农村

    D.城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导致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败一成的关键因素是

    A.是否坚持土地公有制

    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实际状况

    C.是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是否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