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1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发布时间:2021-08-20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试卷相关题目

  • 1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十四大召开

    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中共十五大召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各项属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的是①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②改革开放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③世界各国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④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改革初期,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93年,邓小平则明确警示:“收入差距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据此,邓小平对社会贫富问题的准确认识是      

    A.“由贫到富”

    B.“鼓励先富”

    C.“均贫富”

    D.“共同富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

    A.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的方针

    B.“九二共识”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B.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C.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D.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到:“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A.阐明了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一九九二年义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