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8-19
A.民国时期中西文化习俗共存
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试卷相关题目
- 1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④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天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可见服饰变化战国时期胡服骑射 北魏文官俑 唐女装 中山装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
B.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展示中国服饰由开放到保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①西方文化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改变婚姻依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提倡“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厢情愿”,他们还主张废止缠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其意义是①有利于铲除社会陋俗、树立社会新风②促使人们精神面貌发生变化③提高了妇女地位,实现了男女平等④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旗袍源于满族女装。20世纪20年代初有人撰文,“近来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妻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②体现了民主共和的思想③说明当时文明开化之风盛行④新旧思想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①平等思想的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开设③民主政权的建立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