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了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人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 ]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试卷相关题目
-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道:“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①中国的丞相制度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12年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了新年茶话会,胡锦涛在会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列有关中国政协制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B.第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权力机构继续存在
C.1956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等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D.1982年政协制度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下进一步完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任职的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他表示:“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他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行了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双百”方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 ②社会主义 ③民主集中制 ④和平共处[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种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