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341

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

发布时间:2021-08-19

A.海沟

B.岛弧

C.海岭

D.海岸山脉

试卷相关题目

  • 1该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   )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小题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小题3: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 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事象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

    A.褶皱和断层

    B.火山喷发

    C.地震

    D.泥石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岩层①②③④按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读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③图中C地位于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回答题。 小题1:造成这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B.地处印度洋可反对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D.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小题2:造成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 ①水循环 ②大气循环 ③地壳物质循环 ④生物循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图中关于图中地形及成因判断正确的是( )

    A.B处为向斜山,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

    B.A处是背斜谷,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

    C.A处是背斜谷,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

    D.A处是向斜,B处是背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A.海沟

    B.孤岛

    C.海岭

    D.海岸山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中的序号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各序号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①—沉积作用

    B.②—风化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侵蚀作用小题2:图中④作用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B.大理岩C.砂岩 D.玄武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图中的圆为48 0纬线,中心为极点,数字表示经度,P到Q和M到N为大陆。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48 0纬线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是

    A.6个

    B.3个

    C.2个

    D.1个小题2: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地点中,易发生地震的是 A.P、 QB.Q 、MC.P、 ND.M、N小题3:N处附近海域是 A.英吉利海峡B.盐度最低的海区C.纽芬兰渔场D.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