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1、关于该区域地理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①处的河流流向是自南向北
B.②处是由于流水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C.③处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丘陵
D.④处最适宜兴建大型水电站 2、造成图中①、③两处植被类型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海陆差异 B.地貌差异 C.纬度差异 D.海拔差异 3、若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地层塌陷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试卷相关题目
- 1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 由于自2003年以来连续为枯水年,钱塘江上游径流量偏少,导致钱塘江入海口发生大面积泥沙淤积,早报记者在浙江海宁市实地探访发现,著名的“一潮三看”的三个赏潮点一带均出现大规模“涨沙”现象,钱江潮顿失滔滔,出现“沧海桑田”的景象。回答1—2题。 1、你知道材料中的大面积泥沙淤积是哪一种外力作用减弱的结果吗?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的沉积作用
C.流水的搬运作用
D.风的搬运作用 2、下列哪些地貌你可能会在钱塘江入海口处见到 A.冲积扇 B.风蚀柱 C.海蚀崖 D.角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落月。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针对月球特殊环境,月球车应具有的性能包括 ①防辐射 ②防雷电 ③防潮 ④耐高温 ⑤耐低温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小题2:探测发现,月球表面月壤松软。造成此特点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读“我国华北地区某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处山峰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搬运作用
B.风化作用
C.变质作用
D.地壳运动小题2:图中甲处山峰形成的原因为 A.槽部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向斜山B.地壳抬升形成断块山C.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岩浆侵入形成山峰小题3:图中河流 A.一年有春、夏两个汛期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乙处右岸比左岸侵蚀强烈D.乙处以沉积作用为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M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毁林开荒,森林大量减少
B.草场退化
C.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D.生物多样性骤减小题2:关于M、N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利用M地优于N地B.N两区域水资源缺乏都是与人口过多,需水量大有关C.M地太阳能比N丰富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大小D.酸性气体排放量M区大于N区小题3:造成N区土壤侵蚀的最主要外力是( ) A.海浪B.冰川C.流水D.风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是某地区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④表示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2.下列有关地壳物质的组成和地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C.变质岩不能转化为沉积岩D.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 3.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地壳B.上地幔的顶部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核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10年12月16日,在广东一处密封良好的洞穴里发现罕见“石花”,虽历经上万年但仍在生长,形成独特的自然奇观。“石花”的形成条件十分苛刻,它是溶洞壁或钟乳石中渗透出的毛细水和薄膜水中的碳酸钙缓慢凝结成的晶体,有时要数百年才能增长一厘米,其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回答1~2题。 1、形成“石花”自然奇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 2、与“石花”景观形成条件有密切关系的地理事物是 A.岩浆B.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列地貌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黄土高原沟壑
B.风蚀蘑菇
C.新月形沙丘
D.河口三角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高山流石滩是高山雪线之下和郁闭高山植被之间成的扇形岩屑坡,这里是许多珍稀独特高山花卉的天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高山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化作用
D.风力作用小题2:“垫伏”(匍匐贴近地面生长)和强大的根系是高山花卉的重要生存手段,适应了流石滩 A.干旱缺水、土壤贫瘠的环境B.强风呼啸、碎石松动的环境C.云雾缭绕、冰雪酷寒的环境D.光照强烈、空气稀薄的环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小题2: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