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小题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
试卷相关题目
- 1【题文】下图为钓鱼岛海域的遥感影像景观图。其中,岛上山体多断崖,山体边缘浅白色的地带堆积着破碎的石块和粗砂。山体边缘破碎的石块、粗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岩浆活动
B.搬运堆积
C.风化侵蚀
D.强烈地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题文】下图是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风景,巨蟒是花岗岩石柱。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巨蟒”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地壳运动
C.风化作用
D.冰川侵蚀【小题2】“巨蟒”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 A.岩浆侵入 B.地壳运动C.外力作用D.火山喷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题文】读图 “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下列有关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变化原因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A.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B.疏浚河道
C.上游修建水利工程
D.地转偏向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题文】在地质年代校老的柑垃构透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圈,完成各题。 【小题1】“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小题2】“地形倒置”现象 A.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改变了上下岩层的新老关系C.说明表层岩层的佼蚀强度相同 D.导致岩层出现断裂错位现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题文】下图为科考人员在我国某地考察时,面向北方拍摄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拍摄到此景观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为
A.10:40
B.12:10
C.16:15
D.22:05【小题2】考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地表起伏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B.太阻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C.流水作用弱,地表物质移动慢D.风力侵蚀强,气温日较差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题文】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小题2】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B.巴西高原C.南极洲D.亚马孙平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题文】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岩层Ⅰ的厚度大于水平岩层Ⅱ
B.水平岩层出露宽度与地面坡度等有关
C.水平岩层Ⅰ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最高
D.水平岩层Ⅰ的形成时间晚于水平岩层Ⅱ【小题2】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B.从甲地可以直接观测到乙地C.丙地海拔高于甲地D.适宜多种经营,发展“立体农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小题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题文】读河流作用与流速的关系图,完成各题。 【小题1】最易搬运的物质( )
A.黏土
B.细砂
C.粗砂
D.粗粒物质【小题2】依据图中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颗粒小的物质最先沉积B.河流流速大于沉积速度时就一定会发生侵蚀C.流速越大,河流的搬运能力越强D.图中三种作用发生时,需要能量最多的是搬运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题文】在一些地势平坦、海滩宽缓的河口三角洲附近,近岸陆地上常发育一系列与海岸线平行、远高于海平面的沙丘,它们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其形成过程推测不合理的是
A.河流搬运堆积作用提供了主要沙源
B.强大的向岸海风有利于沙丘的生长
C.大规模洋流是沙丘增高的直接动力
D.干湿分明的气候有利于沙丘的发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