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1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选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包括 ①综合国力的提升                   ②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 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④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18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以下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分析这组图片,你认为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B.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外交工作重大突破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推动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中央音像出版社准备发行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其中能够反映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应该是

    A.“另起炉灶”、 “分道扬镳”、 “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 “再次较量”、 “峰网路转”

    C.“另起炉灶”、 “跨洋握手”、 “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 “跨洋握手”、 “冰释雪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下对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B.创造和平环境,促进亚太国家的合作共赢

    C.推动亚太地区各国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D.联合亚太各国,向美国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会议

    A.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B.中国是两大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C.两个组织的合作都已渗透到政治军事领域

    D.新时期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指由中国领导创立的,目的在于“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A.联合国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不结盟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六国的“上海合作组织”,其中增加的是

    A.哈萨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07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的马拉维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目前承认台湾的国家仅有20多个,这表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B.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C.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D.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此话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

    A.反对霸权

    B.睦邻友好

    C.独立自主

    D.不结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某高中历史探究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的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