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871

   图A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B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3)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8-18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3)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 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小题2: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两个地区是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读“某年4月17日02时~20日02时我国西北某地气象要素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根据上图中各气象要素的变化得知,该天气系统与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的正确组合是(  )

    A.反气旋、冻雨天气

    B.气旋、大雾天气

    C.冷锋、大风沙暴天气

    D.冷锋、暴雨天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现象能证明热力环流存在的是:     ①一锅烧开的沸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     ②拔出水池排水孔的塞子,池中的水转着向下流出     ③烧纸片时,纸片及灰烬从火堆向上升,自空中向四周下沉又进入火堆     ④冬天,人能看见自己呼出的雾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3、如果要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甲 B.乙 C.丙 D.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2、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关于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B.丙处气压低于丁处气压

    C.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气压

    D.甲、乙、丙、丁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右图示意我国某流域气候要素多年平均逐月变化情况。该流域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