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281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没收地主土地,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的要求。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

发布时间:2021-08-17

A.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

B.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

C.主张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逐渐背离革命的和平发展道路

试卷相关题目

  • 1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政府权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旅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图中图l与图2的内在联系是图1图2

    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罗曼洛夫王朝的战争政策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

    B.列宁在四月份提出的口号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C.战争造成的紧张是爆发第二次革命的关键因素

    D.半年后的第二次革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图是1953年2月14日我国发行的一套标题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很快就收回,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

    A.受到苏联政府的强烈抗议

    B.斯大林去世,中苏关系破裂

    C.十月革命时不能称苏联

    D.印刷质量太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这次“政变”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国际社会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