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这就是
A.《和平法令》
B.《四月提纲》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试卷相关题目
- 1有人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其主要依据是( )
A.一战加速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B.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早熟
C.俄国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D.俄国是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
A.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
A.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C.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B.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C.1789年法国大革命:限制王权,议会制上
D.1917年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
A.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B.布尔什维克对夺权方式存在分歧
C.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D.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影响力变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撰写了时间跨度达3个世纪的“四部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查阅他的观点“整个世界被法国政治革命和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共同改变着,这场‘双元革命’造就了我们所知的现代社会”、“俄国革命的爆发与法西斯的兴起,分别是左右两端的代表”,需要分别阅读
A.《革命的年代:1789—1848》与《资本的年代:1848—1875》
B.《革命的年代:1789—1848》与《极端的年代:1914—1991》
C.《资本的年代:1848—1875》与《帝国的年代:1875—1914》
D.《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与《极端的年代:1914—1991》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指列宁直接领导了
A.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
C.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二月革命的发生
B.七月事件的发生
C.《四月提纲》的提出
D.十月革命的胜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