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着“苏俄新经济政策”展开了激烈讨论,产生了以下四种结论,其中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实施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B.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因为工农矛盾激化而被迫中止
D.允许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试卷相关题目
- 1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D.实行余粮征集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当1929年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时,苏联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在列宁的支持下,哈默成为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联络了30多家美国大公司,组成美国联合公司,将美国的产品运到苏俄,换取苏俄的物产。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开始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苏联实施了“一五”计划
D.美国改变了对苏俄的封锁禁运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以下各段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我认为揭露农村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一个侧面是我道义上的责任。……以中央的名义命令把粮食征收殆尽,不给农民留下一磅粮食来养家糊口。”
A.②④③①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C.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认为
A.苏联模式比新经济政策退步了
B.中国比苏联先搞清楚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探索
D.中国必须长期实行新经济政策这种模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了这样的情节: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当时正值国内战争时期,国内物资极度匮乏
B.当时正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义务劳动制
C.当时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人们都热火朝天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D.义务劳动制是保障苏俄经受战争考验的重要手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毛泽东在1956年12月讲过:“可以考虑开私营工厂、开夫妻店,雇工也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与以上思想相似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