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 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试卷相关题目
- 1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借鉴
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
A.真的,新经济政策
B.假的,余粮收集制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在所有制问题上,列宁提出俄国存在五种经济成分: (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农民经济 (2)小商品生产(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 (3)私人资本主义 (4)国家资本主义 (5)社会主义。 这种经济思想表明
A.俄共(布)认为无需过渡即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当时俄国大资本主义关系占据绝对优势
C.把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D.俄国国民经济恢复并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瞿秋白在1921年5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现在丰富的多了,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而很不稳。”材料中描述的前后情形变化,主要反映了苏俄实施
A.工业化方针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 ) ①农民产生了与政府对立的情绪 ②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缝 ③农民迫切需要土地和木材 ④这个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该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体制
D.苏联农业集体化道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为此,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具体对策是
A.推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收政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D.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于1929年所著的《丁丁在苏联》反映了记者丁丁前往苏联实地采访的经历。下列场景中,当时丁丁不可能经历的是( )
A.在某农场看到一幅农民开拖拉机的宣传画
B.听到不远处钢铁厂传来的刺耳机器轰鸣声
C.看到远处莫斯科市民排着长队购买日用品
D.与扬可夫去集贸农场在一肉摊前讨价还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业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由这一回答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苏联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对新经济政策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D.苏联开始大规模实行农业集体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