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21

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

发布时间:2021-08-17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

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

D.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试卷相关题目

  • 1观察下图,二者的本质相同点是                                      (  )。

    A.消灭农村的剥削阶级

    B.改变分配的方式

    C.服从国家工业化需要

    D.改变所有制性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符合这条道路特征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玉米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苏联某时期,国家把法律、监视和意识形态控制的触角伸向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充满了恐惧、伪装和绝望,耳语成为日常生活的特征。这一时期是

    A.十月革命胜利初期

    B.新经济政策期间

    C.斯大林统治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C.导致国家经济的衰退

    D.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龋凝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时期为工业化筹集资金的办法有 ①推行农业集体化                   ②集中收缴国有企业利润 ③实行余粮收集制                   ④艰苦奋斗、厉行节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为1950—1984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导致后来苏联与中国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处于寒温带,中国处于亚热带

    B.苏联农业集体化效率低下,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中国与苏联的农业劳动者素质不同

    D.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苏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某班举行一场了历史辩论会,以下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推断辩论会主题是   

    A.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勃列涅日夫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有效性

    B.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