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①英国圈地运动 ②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 [ ]
发布时间:2021-08-17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试卷相关题目
- 1农业集体化后,苏联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斯大林称之为这是农民为工业化额外缴纳的“贡税”。其严重后果是
A.苏联工业化成就显著
B.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
C.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D.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形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C.推行新经济体制
D.实施“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右图名为“集体农庄宣传画”,请结合该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集体农庄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集体农庄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集体农庄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亚?尼?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忽视了民生
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
B.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C.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①地区之间不平衡②发展方式有很大差别③注重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④经济发展速度都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影响右图曲线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经济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 )
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08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斯大林在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抛开”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C.颁布1936年宪法
D.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下列措施挫伤了农民积极性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