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 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 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 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 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
发布时间:2021-08-17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试卷相关题目
- 1“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的“他”
A.始终是斯大林政策的忠实拥趸
B.致力于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
C.开展了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
D.把重工业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执政18年。下表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时间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1966—1970年7.8%8.5%1971—1975年5.7%7.4%1976—1980年4.3%4.4%勃列日涅夫改革出现上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注重发展重工业 ②忽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执政后期改革停滞不前 ④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 ⑤遭受长期严重的自然灾害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苏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开始形成于
A.新经济政策的终止
B.农业集体化运动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
D.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计划的实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有限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会上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一事件也影响到了中国。吴冷西在《忆毛主席》中这样写道:“赫鲁晓夫这次揭了盖子,又捅了篓子……”对“揭了盖子”解析正确的是
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束缚
B.破除了对斯大林一切都是正确的迷信
C.苏联放弃与美国的对抗
D.苏联走上了全面纠正错误的斯大林模式之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赫鲁晓夫曾说:“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了。”为解决“土豆却没了”的问题,他采取的举措有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③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④推行“加速发展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