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61

南安一中学生小张在阅读《苏联兴亡史》一书中,其中有一阶段书中是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请问这一阶段是指(  )

发布时间:2021-08-17

A.1925—1953年

B.1954—1964年

C.1965—1982年

D.1982—1991年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苏联领导人在任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斯大林      ②勃列日涅夫     ③戈尔巴乔夫      ④赫鲁晓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970年,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也随之提高。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企业取得独立自主地位

    B.“加速发展战略”的实施

    C.“新经济体制”广泛推行

    D.斯大林体制最终被废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导致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未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提出的口号和目标不切实际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与斯大林相比,勃列日涅夫在管理经济方面的进步之处

    A.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彻底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

    C.部分企业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D.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18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这里提到的“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   )

    A.彻底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在农业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轻工业方面

    D.在改革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956年以来,苏联一直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决定优势地位;1985年以后,却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这是因为( )

    A.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当政时的政策相比(    )

    A.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C.都否定了十月革命

    D.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苏共的某次全会上,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这样的评价:“个人集体,随心所欲,自我吹嘘,任人唯亲,管理混乱,对外不慎。”该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原创)下列措施或目标体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严重脱离苏联实际的是

    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20年建成共产主义”

    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有人评价赫鲁晓大“是徘徊在新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