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学科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28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的温室效应
试卷相关题目
- 1谚语说冬季“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
A.晴天时,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
B.晴天时,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
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气温低,水汽易凝结而成雾
D.晴天时,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图2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3—4题。 小题1: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
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小题2:图2显示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弱
B.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有保温作用
C.蔚蓝的天空呈现蓝色是因为可见光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大气吸收
D.臭氧强烈吸收可见光,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来实现?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的反射作用
C.大气的散热作用
D.地面的反射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图为我国沿30°N方向两地理要素分布,读后完成19~20题: 小题1:要素①和要素②分别可能是( )
A.年太阳辐射总量和热量
B.全年平均气压和平均气温
C.人均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
D.人口分布密度和城市数量小题2:对我国要素①和要素②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素①的分布差异主要是由纬度因素影响B.造成要素①分布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和降水C.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因为东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D.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由距离海洋远近影响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无风的地点点燃蚊香,可见烟雾总是上升且只能上升到一定程度,这是因为:
A.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B.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C.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
D.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较强
B.地面辐射较强
C.大气反射较强
D.大气逆辐射较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