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登陆后,风力逐渐减弱,最终消失是因为( ) ①水汽补给越来越少 ②地面摩擦力越来越大 ③由低压逐渐演变力高压 ④中心盛行的上升气流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晏子春秋·内篇·杂说下》中说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主要反映的是哪些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 ( )
A.河流
B.土壤
C.地貌
D.气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关于防治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各国要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不要去管别的国家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
C.砍伐森林,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
D.禁止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如图,完成22-23 小题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小题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图10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读图完成15-16题。 小题1: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小题2:关于P、Q、M、N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B.P、M均处于板块交界区,地壳运动活跃C.Q、M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相同D.P、Q、M、N四地不可能处于同一日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现行的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回答39—41题。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小题2: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受印度低压控制小题3:调整后的高考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华北地区的小麦已黄熟B.东部地区的大部分河流已进入主汛期C.南极长城站已处于极夜期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和风带( )
A.北移
B.南移
C.东移
D.西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我国的降水量分布不均,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6~28 年降水量(毫米)<250250~400400~800800~1500>1500分布面积(万平方千米)3008525023887占全国陆地面积(%)31.208.9026.1024.809.00小题1:我国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毫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A.25%
B.28%
C.34%
D.60%小题2:与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相符的是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递减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小题3: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 A.不足250毫米B.250~400毫米C.400~800毫米D.800~1500毫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读气温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
A.保温作用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小题2: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平面下降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C.地下水位下降D.降水增多小题3: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
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小题2: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 A.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 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图6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日,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小题2: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以下沉运动为主,热干B.以上升运动为主,热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热干D.由低纬流向高纬,热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