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据此,苏格拉底认为
A.美德和人性两者不可兼而有之
B.追求理性是哲学的最高境界
C.道德感化是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
D.美德是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2014年1月,其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这印证了
A.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
B.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D.梁启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
A.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1990199519992000报纸总印数(亿份)246.8211.3263.3318.4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7996477622332 1642931 6823381 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05691572383513526483585007互联网用户(户) 721330145189021717请回答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
A.报纸
B.广播节目
C.电视节目
D.互联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文革”在政治上的主要危害是
A.使国家的政权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B.使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C.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建设
D.使阶级斗争扩展到党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各项有利于近代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或新的阶级力量出现或成长的是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外商企业的出现 ③洋务企业的创办 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⑤《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美国学者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黄金时期”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工业结构片面畸形
B.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C.经济分布严重失衡
D.北洋军阀分裂割据连年混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一位西方的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局面
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
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
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福特公司应用最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机器撞开了大门,其成果就是制成了各种“全球性汽车”,通过这些汽车,福特公司再一次树立了一个全球性的标准,表明汽车的制造竟可以怎样达到尽可能最大的效益。所进行的改造节省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开支,并可望削减成千上万个高技能的报酬优厚的工作岗位,它们原属于那些经理们、工程师们和推销人员。这表明: ①信息技术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②全球化统一了制造业的标准 ③全球化优化了资源配置 ④全球化带来了失业等问题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上写着“To peking for peace”,中文含义是“为了和平去北京”,并在画面中画着:满脸笑容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提着皮箱的国务卿基辛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中美已经结束对抗,实现了和平
B.表现了中国对实现中美和平的渴望
C.反映了美国民众对中美和平的支持
D.尼克松是为了联中抗苏而去北京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
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