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俞可平认为( )
A.中国的民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试卷相关题目
- 1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此次“印度支那会议”
A.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B.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图为石经的部分残石及拓文。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
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该是隶书
B.反映了东汉学术思想的繁荣
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
D.是研究汉代儒学的第一手资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文史学者宋元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文教专业组,听取丽水县文教方面负责人之报告,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正在落到实处
B.“教育革命”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
C.大跃进运动波及文化教育领域
D.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收获成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A.两大阵营的对峙缓和
B.中国挫败了“两个中国”阴谋
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
D.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舞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了》(1953年) 《选民证》(1953年)
A.选举代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C.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行使选举权,选举各级人民代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 )
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B.抗日战争前期
C.抗日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列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A.颁布《义务教育法》
B.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C.“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D.建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该诗反映了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王夫之的“理在气中”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
A.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C.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1969年7月,美国取消美国人前往中国旅行的限制,取消对中国非战略物资贸易的限制;随后,尼克松通过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领导人传话,称将从台湾海峡撤出两艘驱逐舰。这些举动表明美国
A.孤立中国政策的彻底破产
B.试图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C.准备断绝与台湾当局的外交关系
D.积极回应中国的“乒乓外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