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四川歌谣唱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一棵白菜五百斤,上面能站个胖娃娃;鱼苗撒下千万条,条条养得扁担样。”对该歌谣内容评价正确的是
A.对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B.引发“文化大革命”,造成严重后果
C.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
D.是对中共八大路线的坚决贯彻
试卷相关题目
- 1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其中①②处的初衷应该是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晚清富国强兵第二次民国初期实业救国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①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②
A.建设国家、创业立业
B.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C.实业救国、科教兴国
D.富国强兵、引进外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这首诗反映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1924—1937年
B.1937--1945年
C.1945--1949年
D.I949一l956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
B.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
C.便利了列强侵略势力的扩展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属于社会史观的是
A.促进中国农业文明转向西方工业文明
B.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
C.导致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促使思想观念、社会礼仪、生活习俗发生巨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面是一幅反映城市生活的漫画,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公交车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②表达了对农民工阶层的关注 ③交通工具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④批判了歧视劳动人民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图反映了我国清中后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加
B.清朝后期工商杂税逐渐超过了农业税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中国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图是2008年在安徽蚌埠出土的春秋时期圆口镂空龙耳罍。“罍”是我国古代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礼记》中说“庙堂之上,罍尊在阼(zuò,东阶),牺尊在西。”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对“罍”作如下介绍,其中正确的是
A.反映西周时期小农经济发达
B.折射了商周时期的礼仪文化
C.体现了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
D.演变为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中华实业界》评价:“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公司、商店、工厂之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忭,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 这表明,民国初年工商业发展的主因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B.列强一战时放松经济侵略
C.北洋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正确
D.工商界实业救国运动的推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
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
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
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