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201

十年探索后期、文革前夕的中国面临对内探索遭遇曲折、经济困难,对外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1964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北京工作会议,毛泽东要求全党把三线建设当作很重要、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看待,他表示:“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 “要搞第三线基地,……只有那么多钱呀,……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8-16

A.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

B.中央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C.“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D.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耐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君为臣纲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君臣共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①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国体有了根本性的变动 ③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④第一次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某编剧写了个剧本《乌镇人在上海》,有个片段反映的是1906年的情形,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A.场景1:去上海大清邮政局发信回家报平安

    B.场景2:从乌镇出发乘轮船去上海

    C.场景3:去“又一村”看电影《定军山》

    D.场景4:到上海码头后转乘电车抵达亲戚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亦。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亦。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亦”。孟子的上述言论没有反映出

    A.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C.客观反映了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D.站在平民立场,提出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 (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应该为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图为2012年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会标,其设计理念和构思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D.“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③会议的召开推进了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④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人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实行无敌国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