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201

2013年4月8日,英国“铁娘子”、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她在生前曾代表英国政府与中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该声明宣布 ①中国政府决定于1999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 ③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④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发布时间:2021-08-16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读《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对三次建交高峰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 ③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④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出现与一批新国家的建立有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成为秦始皇治国指导思想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唯频减赋。”这反映出满洲贵族统治者已接受儒家文化中的

    A.克已服礼的主张

    B.为政以德的思想

    C.以民为本的思想

    D.天下为公的主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荀子总结吸收百家思想,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使战国儒家思想蔚然大观。以下符合荀子思想主张的有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③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观察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       ②西藏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区 ③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条款,出现在1982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是

    A.“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应扶助其发展”

    B.“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

    D.“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主要取决于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

    D.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