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易服和不缠足等社会现象 ②因为维新人士的倡导,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 )
发布时间:2021-08-16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试卷相关题目
- 1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 )
A.天人关系
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
C.儒道释三教的关系
D.理与气的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指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使其成为正统思想 ②“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 ③“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大一统
A.①②
B.①
C.②
D.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950年初,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此条约
A.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反映
B.是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成果
C.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封锁中国的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汉武帝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A.儒学思想的自我更新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C.思想大一统的趋势
D.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董仲舒
B.孟子
C.韩非子
D.朱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下列主张体现人文精神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民贵君轻③存天理,灭人欲 ④齐家、治国、平天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