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061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主张实施“大一统”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发布时间:2021-08-16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儒家思想闪烁着民本思想的火花。下列思想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德治民            ②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民贵君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鸦片战争后,中国土布市场遭受洋布冲击,主要是因为

    A.洋布美观

    B.洋布数量剧增

    C.洋布价格低廉

    D.洋布工艺水平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图为 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被称为“马车铁路”。这条铁路应该是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粤汉铁路

    D.沪宁铁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 “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古代有关“丧葬传统”的观点有:一、“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二、“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据此判断以下符合材料的观点为

    A.两种观点分别为儒家和法家思想

    B.两种观点都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立场

    C.两种观点都主张厚葬久葬

    D.两种观点都着眼于“礼”的社会功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19世纪的最后一天,物理学家W.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说,物理学的 大厦已经落成,它美丽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其中一朵是同热辐射有关的问题。驱 散这朵“乌云”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感应理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这样描绘旗袍的演变,是从“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向 “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的转变。影响旗袍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近代思想解放的洗礼

    B.吸收欧美服饰的特点

    C.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

    D.摆脱了宗教观念束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农业合作社的纷纷建立

    C.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我国近代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客观上体现出:

    A.沿海地理位置优越

    B.外商企业、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

    D.民族工业只能在沿海出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