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物理 > 相互作用练习题841

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木板之间的夹角α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  )

发布时间:2021-08-16

A.小球对木板的正压力增大

B.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

C.小球对木板的正压力对轴O的力矩减小

D.木板对小球的弹力不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

试卷相关题目

  •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档住,不计摩擦,则球对档板的压力大小是(  )

    A.mgcosα

    B.mgtanα

    C.mgcosα

    D.mg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

    A.F2+GF1

    B.F2F1

    C.GF1

    D.F1+GF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b为完全相同的截面为直角的楔形物体,分别在垂直于斜边的恒力F1、F2作用下静止在相同的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受力个数一定相等

    B.b受到摩擦力小于a受到的摩擦力

    C.b所受摩擦力可能为零

    D.F1、F2大小一定相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如图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固定一个带电质点A,A点正上方的P点用绝缘丝线悬挂另一质点B,

    A.B两质点因为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于漏电A.B两质点的带等量缓慢减小,在电荷漏完之前,关于悬线对悬点P的拉力F1大小和A.B间斥力F2大小的变化情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保持不变

    B.F1先变大后变小

    C.F2保持不变

    D.F2逐渐减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如图甲所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梯子,重为G,斜搁在光滑的竖直墙上,重为P的人沿梯子从梯子的底端A开始匀速向上走,人的重心离地的高度h逐渐增大,整个过程梯子不滑动.如图乙所示为力F随高度h变化的函数图象,则下列关于力F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为墙面对梯子上端B施加的力

    B.F为人对梯子施加的力

    C.F为梯子对地面施加的弹力

    D.F为梯子对地面施加的摩擦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如图所示,跨在光滑圆柱体侧面上的轻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A、mB的小球,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A.B小球与圆心的连线分别与水平面成60°和30°角,则两球的质量之比和剪断轻绳时两球的加速度之比分别为( )A. 3:1 1:3

    B.1:1 1: 3

    C.3:1 1:1

    D.1:1 1: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如图所示,两根重杆OA和OB,由铰链连接,并用铰链悬挂在天花板上,B位于O的正下方,若在B端分别施加图示方向的力F1、F2、F3和F4,则其中可能使两杆保持静止的是(  )

    A.F1

    B.F2

    C.F3

    D.F4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处于场强按E=E0-kt(E0、k均为大于零的常数,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变化的电场中,物体与竖直墙壁间动摩擦因数为μ,当t=0时刻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电场空间和墙面均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开始运动后加速度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B.物体开始运动后加速度不断增加

    C.经过时间t=,物体在竖直墙壁上的位移达最大值

    D.经过时间t=,物体运动速度达最大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如图所示,物体A贴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轻弹簧作用下,

    A.B保持静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如图所示,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小铁球,当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α角,若θ<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

    B.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

    C.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既不与细线平行与不沿着轻杆方向

    D.轻杆对小球的弹力为支持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